快捷:三分钟搞定一个菜[1] 炒菜机器人不可貌相,尽管方头方脑,样子普通,自动炒菜机器人,但却是相当智能,在这里,它是大厨,人类是为它打下手的“小工”。操作人员用遥控器在上百个菜谱中选定要炒的菜后,就完全按照机器人的语音提示操作即可,三分钟,香喷喷的一份炒菜就出炉了,炒菜的过程和出炉的感觉都很像小时吃的爆米花的制作过程。大概2.5分钟一个菜,让人羡慕!
便宜:比请厨师成本减少一半虽然一个机器人根据型号造价十几万至几十万不等,但是核算下来,要比请厨师实惠得多,机器人不知疲倦,不用休息,而且有了机器人就不用再请厨师了,普通的服务人员培训一周就可以上岗,熟练操作两台机器人没有问题。一位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资是2000元,而要请一位厨师,平均工资要4000元左右,所以机器人的使用很大地节约了成本。
全自动炒菜机器人、餐厅炒菜机
多种语音提示半自动炒菜机器人
在2016中国智能制造业年会上,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了《2016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目 前我国智能制造走了不到30%的路程,到2025年,我国智能制造将能够走过超过50%。面对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传统制造业转型来到了十字路口,如何找准产业定位,在信息化时代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是摆在和企业面前的共同课题。据了解,目 前,我国智能制造已开始呈现出多线并进的发展趋势,炒菜机器人,项目已覆盖23个行业,装备制造是我国智能制造业的重点扶持行业。相较于传统制造业区域,大型炒菜机器人,新的智能制造业主要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处齐头并进。
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健康、环保、便捷和高品位的生活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日益成为人们追求向往的目标。对每一个人来说,饮食永远是基本的需求,而烹调水平和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品质的高低,并且由于牵涉到亿万个家庭,它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
眼前的商用炒菜机器人并不是人们脑海中幻想的那种全自动的、能跟人交流的机器,使用机器人炒菜是为了***饭菜质量和降低成本,但若是人们想鉴赏厨艺、甄别美食文化,那还是要人类的厨师方能胜任。
菜肴数字化
烹饪工艺标准化、数字化和菜肴原料的标准化、化、是保持菜肴出品质量高度一致和营养个体设定的基础。
烹饪智能化
解决了持续数千年的手工烹饪模式,可自动完成菜肴烹饪的全过程,任何人只需简单学习即可轻松完成操作。
加工绿色化
环保设计可***绿色烹饪,即不仅可消除饮食安全等隐患,还可消除油烟对小环境的污染和对大气环境的破坏。
出品标准化
菜肴数字化技术与自动化烹饪技术的结合,使名厨作品快速,并且可持续进行大规模,中餐标准化成为现实。
品种多样化
菜肴设计者可以不断推出新菜肴品种,除地方风味菜肴外,还可根据用户需要设计定制特色菜肴